香港储蓄险
-
香港保险和内陆保险有什么区别?香港保险可靠吗?
越来越多内地朋友,宁愿来香港排队3小时,也要买一份保险! 据香港保监局最新公布的2024年前3季度数据: 内地访客赴港投保466亿港元,占全港新单业务保费的27.5%,创全港新单保费创历史新高! 用人民币就能买保险,为啥有人非得换成美元来香港买呢? 如果你也曾被这些问题困扰,今天的文章或许能为您带来新的认知视角—— 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之间的差异,远不止体现在 “收益高低” 这一个方面,而是存在着多维度的不同之处 。 一、香港保险与大陆保险,区别有哪些? 很多人以为,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的区别,仅仅在于销售地域差异,即“一个在香港,一个在内地”。 但事实远不止如此,涵盖了多个重要方面,包括但不限于监管环境、产品设计、健康告知、保障范围以及理赔效率等,以下为您详细介绍。 ①监管环境 香港:由香港保监局(IA)监管,秉持“最大支持、最小干预”理念,市场采取自律模式。 监管对保险公司投资的限制较少,保司有更大的投资自由度,去配置全球各种权益类资产(如股票、私募基金),追求更高收益。 内地:由中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(CBIRC)严格监管,注重市场秩序和防范系统性风险,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有严格限制,主要用于低风险投资(如债券、银行存款、不动产),投资比例受到明确规定,整体风格较为稳健,收益上限较低。 ②投资策略及回本差异 香港保险: 通常采取全球化的投资策略,其投资范围极为广泛。 这使得香港保险在收益预期方面相对较高,内部收益率(IRR)理论上可达 6%-6.5%(非保证)。 然而,由于投资范围的广泛和投资标的的多样性,其面临的风险也相对增加。 内地保险: 一般侧重于固定收益类资产,投资风格较为保守。 这种投资策略使得内地保险的收益相对稳定,例如固收类产品的内部收益率(IRR)大约在 2.3-2.4% 之间,而分红险产品IRR则有机会超过 3.0%(非保证)。 ③产品收益差距 了解了二者在监管环境以及投资策略上的差异后, 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产品的收益表现上。 不妨看下这个演示案例: 以40岁女性,年交10万人民币,交5年为例,香港某分红保险VS内地某分红保险: 这样的收益差异,本质上也是受到前面所提到的两地不同的监管环境、投资模式以及投资策略的综合影响。 ✅香港保险因投资自由度高、全球化投资策略等因素,在长期收益上展现出了较高的潜力,虽然保证收益较低,但分红非常可观,总现价IRR有机会达6-7%; ✅内地保险基于稳健的投资风格,在收益表现上相对平稳,分红险保证收益IRR可达1.8%左右,如果分红达成好,预期IRR有机会达3-3.5%。 ①保障形态 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在种类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, 从主要用途来看,大致可以划分为:风险管理、资产增值、财富传承这几个方面。 具体的险种类型,基本涵盖了重疾险、寿险、年金险、意外险、医疗险等常见类别。 然而,在保障形态的设计理念上,二者有着明显的差异。 香港保险: 较为注重将保障功能与分红属性相结合,以重疾险和寿险为例,普遍都带有分红功能, 投保人在获得风险保障的同时,还具备了资产增值的可能性。 部分香港保险险种还在功能上进行了创新,比如支持无限次更换受保人、灵活进行保单拆分以及提供分期领取理赔金等特色功能。 内地保险: 在过去,大多将保障与理财功能进行了分离,消费型产品的占比较高。 不过近两年大陆的分红型保险逐渐多了起来,如分红型增额寿、分红型年金险。 ②多货币与全球配置 自2021年以来,各大香港保险公司相继推出了多款”多元货币计划”保单。 这些香港保单的显著特点之一,就是涵盖了多种国际主流货币, 包括人民币、美元、港元、澳元、澳门币、英镑、欧元、新加坡元、加元等。 大家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自由转换保单货币,能够满足客户海外养老、移民、留学等多种需求, 通过合理配置美元以及其他外汇资产,从而实现财产的保值增值,降低通胀影响。 与之相对的是,内地保单目前主要以人民币为主,在货币选择的灵活性方面相对较低。 ③保单权益分配 香港保险:保单持有人(投保人)拥有绝对控制权,可变更受益人、退保、拆分保单等,无需被保人同意。 内地保险:变更受益人需被保人同意,且被保险人通常直接享有非身故理赔金(如重疾赔偿)。 ④产品特色服务 香港保险:保单权益非常丰富,如支持无限次更换受保人、保单拆分、红利锁定或解锁、 货币转换、灵活现金流提取功能、N种身故赔付方式、保费融资等等。 内地保险:增值权益有减保、保单贷款、万能账户、养老社区、康养服务等,相对较少。 相比内地保险,香港保险增值权益更全面,灵活度更高。 ① 健康告知原则 在健康告知方面,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遵循着截然不同的原则。 香港保险:健康问卷较为详细,遵守严进宽出的原则, 投保人需要主动且全面地披露所有可能影响保险承保的健康…